Acta Mater.:Ti2AlC陶瓷中Si原子的替代行為研究
【引言】
MAX相(包括Ti3SiC2、Ti2AlC等)為納米層狀的三元碳化物或氮化物,其中M代表過渡金屬元素;A代表主族元素;X代表碳或氮。MAX相同時具有金屬和陶瓷的優異性能,包括低密度、高彈性模量、優異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低熱膨脹系數和優良的機械加工性能,用于許多結構和工程應用,特別是在高溫領域。近日,有學者報道了用純鋁作為釬料的Ti2AlC陶瓷的釬焊機理,同時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解釋了Ti2(Al,Si)C固溶體的形成和分解機理。
【成果簡介】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陸成杰,Kseniia Piven,漆秦,張杰(通訊作者),Gilles Hug和Aurelie Jankowiak在Acta Mater.上發布了一篇關于Ti2AlC陶瓷材料的文章,題為“Substitution behavior of Si atoms in the Ti2AlC ceramics”。
作者使用AlSi釬料在Ti2AlC釬焊接頭中觀察到了Ti2AlC陶瓷中Si原子的替代行為,并根據SEM分析結果在相互作用區域形成了Ti2(Al,Si)C固溶體。之后,使用FIB / TEM技術進行詳細的表征。研究結果表明,不同Si含量的Ti2(Al1-x,Six)C結構在振動方面是穩定的。然而,由于競爭相的吉布斯能較低,具有高Si含量的結構將分解。最后,采用等離子燒結(SPS)方法成功合成了Ti2(Al0.9,Si0.1)C。
【圖片導讀】
圖1 AlSi作釬料釬焊Ti2AlC接頭的表征
(a) 接頭的背散射電子(BSE)圖像;
(b) 界面放大后的形態;
(c) 沿著黃色路徑的EDS線掃描結果;
(d) 釬焊接頭的XRD圖譜。
圖2 相互作用區域的TEM圖像
(a) 試樣的TEM照片;
(b) 相關區域的STEM照片;
(c-f) 標注區域的選定區域電子衍射(SAED)圖案。
圖3 標記區域的元素分布圖
(a) A區的高角環形暗場像(HAADF)圖;
(b-e) Ti,Al,Si和C元素的分布;
(c) B區的高角環形暗場像(HAADF)圖;
(g-j) Ti,Al,Si和C元素的分布。
圖4 Ti2(Al1-x,Six)C結構的平衡參數
(a) 晶格參數; ? ? ? ? ? ? ? ? (b) 焓變。
圖5 Ti2(Al1-x,Six)C結構的振動態密度
(a) Ti2AlC;
(b) Ti2(Al0.875, Si0.125)C;
(c) Ti2(Al0.125, Si0.875)C;
(d) Ti2SiC。
圖6 Si原子在Ti2AlC結構中的替代行為
(a) 替代過程中每一步所需的能量;
(b) Ti2AlC相的選區電子衍射(SAED)圖案。
圖7 用SPS法合成Ti2(Al,Si)C固溶體的表征
(a) 背散射電子(BSE)圖像;
(b) XRD圖譜。
【小結】
這篇文章采用AlSi作為釬料,在710℃的溫度下保溫10min,成功地進行了Ti2AlC陶瓷的釬焊。在接頭中觀察到Si元素在Ti2AlC基體中的擴散,這有助于在相互作用區域形成Ti2(Al,Si)C固溶體。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Ti2AlC基底中Si原子的替代有利于結構的穩定,替代過程是自發的;
(2) 替代行為會對晶格常數,特別是沿c方向的晶格常數產生收縮效應;
(3) 固溶體Ti2(Al,Si)C的形成促進了Ti2AlC基體和AlSi釬料之間的相互作用;
(4) Ti2(Al0.9,Si0.1)C固溶體可以通過等離子燒結技術成功合成。
【團隊介紹】
張杰教授團隊主要研究方向:異種材料連接研究;陶瓷-陶瓷、陶瓷-金屬連接界面行為研究;航天特種新材料及構件連接技術與機制研究。團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局配套、總裝備部預研等項目20余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天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各1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航天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發表SCI收錄論文80余篇,他引500 余次。
【相關優質文章推薦】
(1) Y. M. He, J. Zhang, C. F. Liu, Y. Su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3N4/Si3N4 joint brazed with Ag-Cu-Ti+SiCp composite fill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27 (2010) 2819-2825.
(2) Y. M. He, J. Zhang*, Y. Sun, C. F. Liu,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i3N4/42CrMo steel joints brazed with Ag-Cu-Ti+Mo composite filler,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30 (2010) 3245-3251.
(3) Chengjie Lu, Guochao Wang, Guang Yang, Guohua Fan, Jia Zhang, Xiaowen Liu, Substitution behavior of Ag atoms in the Ti2AlC ceramic,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00 (2017) 732-738
文獻鏈接:Substitution behavior of Si atoms in the Ti2AlC ceramics (Acta Mater.,2017 , DOI: 10.1016/j.actamat.2017.11.002)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金屬學術組jcfxs01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大家庭。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RDD-2011-CHERISH,任丹丹,我們會邀請各位老師加入專家群。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