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易,又一壓榨的證據:你代寫過同行評議嗎?


最近的bioRxiv預印本上發表了題為“Co-reviewing and ghostwriting b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in the peer review of manuscripts”的研究,它的作者?Rebeccah?S.?Lijek?、Gary?S.?McDowell認為,這是有史以來發表的第一個關于這個主題的研究。根據來自近 500 名科研人員的調查反饋,如果不是在滿足大多數人對科學完整性的理想標準的意義上的話,代寫評論是被接受的做法——至少在常識的意義上是這樣。隨后Science、Nature分別在Career?News專欄發表相關評論文章。

Science Careers的特約顧問Beryl Lieff Benderly說到:“直到最近,我還以為自己對博士后和研究生被剝削的方式了如指掌。那是在我遇到一種我甚至沒有想象過的常見形式的監禁之前:研究生或者博士后代寫同行評議,由導師以自己的名義發送到期刊上。當我在去年冬天的一次會議上聽說這種做法時,我驚呆了。”

這項研究發現很大比例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為研究員、學術領頭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s--PIs)代寫同行評議。參與調查的79%的博士后和57%的研究生表示:他們為同行評議提供過想法或文本,以及他們對這些評議的看法。大多數學員這樣做了不下5次,但少數人報告說有21次或更多這樣的經歷。文章稱,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都曾代寫過一篇同行評議,但8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覺得這種做法不道德。

無論是調查對象還是研究的作者們都不一定認為聯合評議(Co-reviewing)是一個問題。事實上,它可以提供一個寶貴的培訓機會。科研新手(early-career researchers--ECRs)通過這些共同的評審經驗來學習如何進行同行評儀,約75%的受訪者說他們曾共同審閱過;95%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益的做法,73%的人認為這是合乎道德的。

但是,這項調查煞費苦心地將代寫和聯合評區分開來。聯合評儀是一種成熟的培訓形式,邀請評審人員與ECRs共享一份手稿,征求他們對論文質量的評估,這些研究人員的努力有望獲得某種形式的獎勵。相比之下,代寫論文時,評審人使用ECRs的部分或全部評議貢獻,報告中不體現出任何貢獻。比如用于跟蹤科學家貢獻的第三方系統Publons在沒有證據證明誰做了同行評議報告的情況下不會給予肯定,只有共同審稿人才能提供這樣的證明。

往往導師和學生之間的權力差距,常常讓他們覺得無法拒絕這樣代寫的要求。大約有一半的受訪者報告說,忙碌的導師們也許沒有時間與精力完成一項耗時的任務,他們完全是自己做分析和撰寫一份同行評議報告,沒有任何來自他們導師的輸入或反饋——這幾乎算不上是適當的“培訓”。 更令人吃驚的是,46%的共同審稿人表示,他們知道只有PIs的名字出現在了雜志上。這就是作者所定義的代寫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資深科學家們正在欺騙期刊編輯,讓他們不知道誰的觀點和文字出現在報告中,所以編輯沒有得到其想要的東西。因為對同行專家提交的期刊進行匿名、公正的評估,被認為是科學的基本基礎。如果身份不明的科研新手執行批評新研究的神圣任務,而不是明確邀請專家來評論他們的知識、經驗和判斷,那么誰來為科學出版物的可靠性作真正的擔保呢?

當然,并不是說博士后甚至很多研究生都不能寫有價值的評論。

這項調查的作者希望這項研究能開啟一場關于科研文化變革的對話,從而提高期刊文獻的透明度,為參與評議者帶來公正和機會。

學術出版商Taylor & Francis Group的醫學和健康期刊副編輯主任Sabina Alam對此也不感到意外。作為雜志編輯,她說:“我們知道這是會發生的,很高興終于看到數據量化了這種做法。這種代寫形式必須從陰影中走出來,不知道誰參與了這篇評論的撰寫,完全是不道德的。我們允許這種制度持續太久了。”

Alam指出:代寫違反了同行評審的機密性,編輯做出發表決定的依據是評論,以及他們對被邀請撰寫評論的人的信任、理解。同樣PIs不會把功勞歸于其他對這個過程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我們看一下科學家給出了哪些建議

第一點:目前期刊的在線平臺很少提供一種明確的方式來指定其他作者進行評審,這意味著編輯假定他們邀請的評審人員是單獨工作的。期刊可以通過制定和公布明確ECRs在評審中角色的政策,而不是在實踐中經常被忽視的“保密規則”。比如期刊可以讓受邀的審稿人公開與發表想法或建議的ECRs分享稿件,并在提交審稿時公開所有參與者的姓名和投稿貢獻

作者們支持這種方法,他們寫道,“添加共同審稿人的姓名不會降低同行評議報告的質量,也不會降低受邀審稿人的重要作用。

北卡羅來納州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生物倫理學家David Resnik指出:除了不實陳述,學術信用的缺乏還以無形的方式使ECRs或代筆人蒙受損失。舉例來說,同行評議為ECRs提供了一個讓期刊編輯了解他們的機會。評論論文可以建立研究生或博士后的聲譽,它可以讓你被邀請加入一家雜志的編輯委員會;也可以作為一種社交網絡的形式,幫助你發展職業生涯。因此,認為同行評議的功勞不重要的觀點經不起推敲。

第二點:Gary McDowell在報告中指出沒有系統性的方法來培訓人員進行同行評審。這對科學事業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建立更多同行評的最佳實踐,同行評議是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在倫理、客觀和公平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Alam說,這項研究可能有助于促進同行評議過程中長期需要的改變。她和David Resnik都同意這項研究的建議,即期刊應修改它們的政策明確要求共同撰寫評論作者的姓名。David Resnik認為更大的透明度將有利于整個科學事業,例如,通過合法地增加經常供不應求的評審人員的數量。“無論如何,期刊都會有研究生和博士后這樣做,他們只是不為人知。”?David Resnik說。

希望這項研究能為ECRs提供證據,可以用這些證據來為自己的貢獻爭取榮譽。?Lijek說:“這聽起來可能有些俗氣和幼稚,但我們希望同行評議能做到最好”。我們都同意——我們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Junior researchers are losing out by ghostwriting peer reviews. Nature Careers News,?May. 13, 2019.

2、Early-career researchers commonly ghostwrite peer reviews. That’s a problem.?Science Careers,?May. 6, 2019.

3、Co-reviewing?and?ghostwriting?by?early?career?researchers?in?the?peer?review?of?manuscripts. https://doi.org/10.1101/617373?(2019).

 

本文系Junas供稿。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