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85材料小碩對高校材料畢業生薪資調研:學材料有沒有“錢”途的世紀之問!?


傳說中大學專業有那么一些所謂的“坑”(具體什么專業為了不引起公憤還是請大家自行某度吧),筆者就是平均年薪百萬的某乎上經常勸大家脫坑的材料類專業,相信讀材料的同學們經常被一種聲音環繞“轉行吧,轉行吧......行吧.....吧......”,曾幾何時,筆者的腦袋瓜兒里一直被這種聲音灌輸的想尋找另一條出路,可后來經過一番折騰才發現,不是我不想轉行,是實力它不允許呀。畢竟現在學歷還是一條最快的進階方式,于是筆者像大多數人一樣加入了考研的大軍,本來想轉稍微相近的機械專業,但是還是那句話,實力不太允許呀,最后還是選擇了材料,幸運的是也如愿以償的考上了。讀研究生之前對自己未來有了各種憧憬,總以為自己以后的工作是這樣的場景:

?

可是上了研究生之后從畢業的師兄師姐口中聽說實際的工作好像是這樣的:

就這樣每天在論文與工作發展的提心吊膽下進入了畢業的最后階段,在沒有投遞簡歷之前關于薪資都是從往屆的口中和在網上得到的信息。筆者作為剛畢業某985小碩,參加了秋招和春招之后才對薪資有了大體了解,網投簡歷超50份,參加宣講招聘會也有數十場,拿到面試機會有30+(沒給機會的像美國應用材料,華為機試沒過,一汽大眾這樣的企業),除了自己面試不想去或有所沖突企業有10多個,真正參加面試20場左右,拿到正式offer6個,這里面有半導體企業:某國內龍頭LED生產商提供二線城市月薪8000工藝崗,某知名面板商二線城市工藝崗年薪11.5萬。也有一線城市制造業研發崗綜合年薪15w+,某電池行業領軍者加政府補貼年薪15w。還有兩個汽車相關行業一個在東北月薪6000,一個在上海月薪9000。那么大多數材料畢業生的薪資情況如何呢?

(一)從2018年畢業生平均薪資看材料“錢途

之前薪酬網發布了2018高校畢業生的薪酬統計,先不說高校之間肯定有很大區別,我們來看看薪酬還算可以的專業:

從圖上來看材料的畢業生薪資還算可以啊,為了更清晰的呈現畢業生的薪資情況,筆者收集了如下公布薪資的高校(各高校數據來源于高校就業質量報告,另外以下的關于薪資數據碩士生占絕大多數,本科生占少部分):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上圖顯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生2018屆平均月薪為7529.70元,材料學院平均月薪6447.37元低于平均月薪。該校碩士生的薪資并沒有材料學院,因為這是一所專業性見長的學校,材料碩士較少沒有放入統計樣本。計算機、通訊等專業較多,所以平均薪資很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航官方數據顯示畢業生的平均年薪為15.31萬元。其中本科畢業生平均年薪10.58萬元,碩士畢業生平均年薪16.10萬元;博士畢業生平均年薪18.31萬元。雖然沒有特別說明每個學院的情況,但筆者了解到大多數材料畢業本科生處在5-10萬區間,碩士處在10到15萬區間。

西北工業大學:

??

西工大是材料強校,很大一部分畢業生去了國防軍工等企業,待遇也是逐年上漲,本科生和碩士生平均月薪分別超7000和9000元,從筆者了解的情況來看材料學院的平均月薪也相差不多,碩士起薪基本在8-9K。

區域不同薪資肯定會有所差別,從上圖2017年的數據來看華南地區的薪資較高,而東北地區的薪資較低。

大連理工大學:

上圖分別為大工2018屆本科和研究畢業生年薪情況,平均年薪分別為7.28萬和11.98萬,可以看到材料的薪資屬于中等水平。尤其是碩士生的年薪90%在9萬以上。

北京理工大學:

上圖分別為北理工2018屆本科生和研究生畢業薪資情況,筆者了解大部分材料學院畢業生本科生處于8-10萬范圍,碩士生在12-15萬范圍。

燕山大學:

????

燕山大學的數據并沒有很明顯的表現材料薪資的情況,但是可從下圖受聘的企業看出一些信息:

材料專業可簽的工資包括長城汽車、威卡威汽車零部件、江淮汽車、鄭州宇通等車企大多碩士生月薪在5000-6000左右,徐工等重型機械企業年薪在8萬左右,薪資方面與985高校確實有些差距。

為了具有對比性,上圖是大連理工2018屆500強接收畢業生情況,材料畢業生簽的較多的有英特爾,三星這樣的頂尖半導體企業,一汽、上汽、東風等國內知名車企,還有如中航工業等央企,這類企業的待遇確實在行業內算較高的,而從燕山大學的招聘接收人數上可以看出普通高校有些差距,燕山大學雖然是雙非,但材料、機械也是業界內的強校,情況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院校可見一斑。另外,從西工大的數據來看,地域確實是決定薪資的一大因素,東北地區像西工大這樣的高校碩士生月薪還不到6000,薪資情況可想而知。

結合以上高校提供的信息來看,985高校的材料畢業生在理工科中處于中等水平,普通高校相較這類高校薪資有些許差距。

(二)從2018年畢業生從事行業分布看材料“錢途

筆者也是剛剛經歷了秋招和春招,才知道師兄師姐口中所說的某某年薪20多萬,某某月薪只有4000+的情況也都是兩個極端,是用來飯后茶余閑聊調侃的話語,所以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往心里去。筆者自認為投的簡歷也很多,收到的面試機會也算客觀,在這里根據自身經驗對薪資問題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下面我們討論的是碩士的薪資范疇,一方面筆者覺得現在材料本科畢業生有很大一部分選擇深造,另一方面大多數本科生畢業所從事的行業跟本專業并不太相關。

材料畢業生大部分進入的企業基本集中在如下幾個方向:

?

關于企業性質上,筆者在參考了一些高校的數據后統計發現有70%—80%的畢業生選擇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占畢業生的絕大多數。

對于碩士研究生,從事的崗位統計如下圖:

碩士的話還是偏工藝的多,而研發崗里有一半以上也是工藝的研發,至少從身邊人拿到的offer來說基本相差不多。從身邊同學簽約的情況來看,同學們的薪資基本都在理想范圍內。如下所說為大概薪資,數字針對985、211畢業生,普通高校在此基礎上月薪酌情會下調500—2000不等:

首先是制造業,其中車企包括一汽、上汽、吉利、比亞迪、中車等代表性企業,從企業的薪資來看上汽和比亞迪是畢業生期望較高的企業,比亞迪為畢業生開出了最低8000的月薪,其余車企薪資大概都在年薪8-10w左右。一汽大眾、上汽研究院等集團效益較好的公司待遇在年薪20w+,但門檻較高,收的人也較少。對于車企材料的研究生大部分會從事工藝崗,也有車身設計、還有就是與電池相關的工作,畢竟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比較火。軸承、發動機等與車企相關的制造企業待遇基本也在年薪8-10w左右,筆者了解的薪資較高的企業是某知名軸承生產商,開到了年薪12w+。其次就是家電類,如海爾、海信、美的、格力等,這幾大國民品牌的待遇都算不錯在年薪12w+左右。還有就是如歌爾等的民營企業為畢業生開出的月薪也在8000左右。接下來還有一部分從事鋼鐵,鋁鎂等有色金屬的生產,雖說鋼鐵行業近年不景氣,但是一般為國有企業,開出的薪資待遇可觀,不差于上述薪資。

中國芯片的痛引起了國人的重視,有很大一部分同學都去了半導體企業。包括英特爾、臺積電、意法、日月光、三星等芯片廠商,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和LED廠商,長江存儲、紫光等存儲芯片廠商。而半導體的待遇相對來說確實較吸引人,基本工資月薪8000基本不是什么難事,像臺積電、英特爾這種效益好的企業基本拿的薪資在中上等。據筆者了解,至少上述企業開出的薪資都在年薪12w+以上,此外還有較小型企業如南京熊貓等待遇也相差不多。

新能源的待遇是除了半導體外較誘人的一個,包括遠景能源、比亞迪、寧德新能源和寧德時代在內的公司開出的薪資絕對在大部分企業之上,寧德時代大單不斷已經成為電池行業的佼佼者,加上寧德政府+薪資60%的補貼,年薪保守估計15w+,但新能源企業普遍反映加班嚴重,工作較累。其余畢業生基本從事機關或事業編制,有的留在高校教輔崗位,待遇大概年薪8w左右。

當然有很多同學覺得上述薪資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要跳出材料相關行業,選擇了時下高新的互聯網企業,這類同學大部分簽了華為、深信服、OPPO等公司,崗位銷售市場體系、供應鏈偏多,綜合年薪20w+沒有問題,當然還有自學編程的同學也有進入了上述公司的大數據處理等技術崗,薪資會較銷售市場體系略有提高。

從筆者了解的情況來看,材料的研究生首年月薪大都在6000-8000,年薪10w左右,相比于IT和金融行業確實相差不是一點半點,若只論“錢”途的話,肯定是比之不上。但是除了這幾個比較賺錢的行業大多數專業又何嘗不是呢,材料專業作為基礎學科,不像金融和編程一樣能做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待遇自然也不能相比。

但從碩士畢業的材料人來說,大多數人的待遇對于所在城市的工薪階層來說可以算中等了,至少筆者觀察了很多畢業多年的材料人,雖然沒有賺到什么大錢,但是待遇尚且可以,工作強度尚算不高,日子過得還算幸福。而且碩士畢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5-10年在不同的崗位做到了管理,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生活其實還算挺滋潤的。

記得《武林外傳》里有句話“你總羨慕人家的生活,人家的苦你也未必知道”,如今網絡的無障礙交流放大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某乎,某博,某音聲稱人人年薪百萬,看多了著實讓人會產生心理落差,但是若你在現實中走一走,材料的待遇雖說算不上有“錢途”,但是在理工科中絕對不算太差。

注:文章中數據來自公開數據和筆者非正式調研結果

Abida供稿。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