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or散布?了解下PPT的“復制-拼接”


PPT在制作簡單三維圖形時,低調簡奢有內涵。但是一到了復雜對象、重復子對象特別多的情況,就無能為力。譬如幾個納米棒和納米片,PPT分分鐘搞定。但是一旦出現N個(N>50)納米片分散在納米棒上的情況,該如何是好。對3D?MAX和C4D有所學習的小伙伴們,一笑而過,說道用散布和克隆很隨意,只留下還沒好好學習這些軟件的孩紙們無盡迷茫-克隆?散布?What?…重復三維對象對PPT而言是真的難,一直想找捷徑,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效果。驀然回首,原來最簡單的“復制-拼接”才是其中真意。如下圖,圓柱上分布很多的多面體對象,用笨方法“復制”反而比較簡單了。

1. 首先需要制作出如下圖這樣的圖形,制圖思路就是將這兩個單元給三維格式后分別組合,重復進行“復制-拼接”。

1.1 具體作法可以先制作出如圖一個圓形和兩個矩形。將兩個對稱的矩形組合到一起,復制一份,拖動到原來的位置,選中格式-旋轉,設置旋轉角度。

1.2 再復制出五份,然后將所有的矩形(不包括圓形)組合到一起。

1.3 將組合后的矩形復制一份,填充上紅色(可以保持同色,這里為了清晰一些),然后拖動到原來的位置,旋轉到如下圖所示位置,

1.4 再復制出一份圓形,制作出如圖效果。可以將這頁PPT保存一下,可以作為一個模型基礎方便以后制圖。

1.5 按住Ctrl+單擊,選中六個矩形,在格式-三維旋轉-更多旋轉選項中,在三維格式中添加頂部棱臺和底部棱臺,都選擇圓形,寬度和高度都選擇矩形寬度的一半。

1.6 單獨選中圓形,給30磅的深度。

1.7 選中圓形和矩形組合,組合到一起。

1.8 選中組合設置X旋轉90°,透視45°。然后單擊只選中矩形,距底邊高度選擇9.5磅,光源角度100°,效果如下圖所示。?

1.9 將右面的紅色矩形和圓形也制作成類似效果,組合起來。然后將兩個組合的X旋轉都設置為70°。

2. 復制-拼接

2.1 此刻簡單的復制已經是一切。拖動紅色單元,移動到藍色單元左側,對齊,拼合好,注意不要留縫。

2.2 Ctrl+A全選,然后Ctrl+G將紅藍兩個單元組合到一起。然后選中,Ctrl+C在復制一份出來,然后拖動拼接,接著再組合。

2.3 話不多說,重復這個過程吧,左邊跟我復制一個小模型,在你右邊拼合成一個毛毛蟲,走起。

2.4 最后拼合成你要的模型(長得好)。

重復對象純色效果如下:

2.5 此時此刻(千萬不要搭訕,哦不),不要忘記模型最初始的那兩個單元。選中六個矩形的組合,格式-更改形狀,隨便換個形狀試試。

2.6 重復上述的“復制-拼接”過程,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形狀和效果。

或者如下圖:

3. 結論

相對于專業的三維制圖軟件,PPT在三維制圖中可操作的選項很少。雖然招式不多,但是勤加思考,根據目標模型選擇所需要的操作選項,甚至只是簡單的“復制-拼接”,就可以做出很復雜且美觀的三維圖形。

本文由Silence供稿。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