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氫為空運續航


材料牛注:交通運輸的能耗占到了全球能耗的20%,而且目前所有的運輸方式也都存在很大的問題,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規劃。荷蘭萊頓大學的Hermans教授認為液氫可能會代替石油燃料,成為空運的最佳選擇。他提出了三個理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根據國際能源署,運輸所使用的能量占到全球能耗的20%,并且呈增長趨勢。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著名物理學家Jo Hermans在期刊MRS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MRS E&S)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著眼于目前運輸模式的能源效率,從自行車到汽車,從飛機到輪船,可能都是最有問題的運輸模式,而液氫似乎是未來空運的一個可行的選擇。

荷蘭萊頓大學的Hermans教授認為石油等液體燃料如汽油、柴油和煤油等密度較小,儲能少,而且運輸也不方便,競爭力可能會降低。

Hermans教授同時也是Physics is Fun (2012)和Energy Survival Guide (2011)兩本暢銷書的作者,他認為在后化石燃料時代實現可持續運輸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液氫可能會為未來的空運提供一個有潛力的選擇。

“考慮到飛機用燃料具有嚴格的重量限制,從長遠來看液氫可能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他說:

  • 首先,液氫的處理將由專業人士進行,這就減少了與處理煤油具有相同級別風險的安全問題。
  • 其次,液氫本身非常輕(事實上,它通常為氣態),這對于空運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優勢。
  • 第三,飛行高度附近的溫度較低,可以減輕由于液氫的低沸點導致的“汽化”。

Hermans認為在航空領域使用太陽能算不上革命性的改變,而盡可能地提高石油產品的有效性則更加明智。但是,他認為煤油的低成本是這方面的一個阻礙。

“煤油如此廉價或是一個缺點,這引發了很多不必要的飛行,”他寫道,“如果政治上可能的話,應該在全世界范圍內對煤油進行征稅。”

對于道路運輸,Hermans認為液氫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因為在處理上存在安全問題。他發現電動汽車提供了一個最有潛力的解決辦法。但是,存在的挑戰是如何提高電池的性能以延長電動車的行駛時間,以及提高超級電容器的性能以實現電池的快速充電。

Hermans發現即使是在晴朗的日子里,直接使用太陽能進行駕駛也是很困難的。但是,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學生對此進行了嘗試,他們設計了一種四座太陽能發電的家用小轎車,可以在晴天以43km/h的速度行駛。唯一的缺點是這種小轎車只有1米高,坐起來很不舒服。Hermans認為如果人們愿意在舒適度上做出犧牲的話,這種太陽能家用轎車將來可能會得到應用。

另外,Hermans寫道,減少將來能源使用的最有效方法是減少人們的出行,例如,縮短工作地點與住址之間的距離。他總結道:“換句話說,城市規劃是關鍵。”

原文鏈接:Liquid Hydrogen May Be Way Forward for Sustainable Air Travel.

文獻鏈接:The challenge of energy-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丁菲菲提供素材,黃亞編譯,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