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Energy Mater.:原位選擇性摻雜的富Mn層狀氧化物鋰離子正極材料
【引言】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最熱的新能源材料,但是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仍然有待提高,因此關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是比較熱門的課題。目前常用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LiCoO2,但是研究發現,含有Ni和Mn的層狀正極材料含有比LiCoO2更高的可循環容量,而且目前關于含有Ni的正極材料研究還不完善。比如:在高電壓循環過程中,層狀結構會向尖晶石結構轉變,同時導致材料的電壓窗口變小。最新的研究發現,Mg+2具有改善脫鋰過程中導致的結構改變,但是目前Mg+2在LiMO2材料中于Li位置點的選擇性研究還不清楚。
【成果簡介】
?近日,首爾大學的Kyu Tae Lee和東國大學的Young Kyu Han(通訊作者)等人,第一次研究了Mg2+選擇Li位置的原位摻雜對富含Mn的鋰離子正極材料的影響。在脫鋰過程中, Mg2+插入Li位置點,形成[Li1?xMgy][Mn1?zMz]O2(M=Co和Ni)材料。這個插層過程是不可逆的,并且Mg2+的摻雜含量與材料的Mn的含量成正比關系。與此同時,Mg2+的加入同時抑制了循環過程中,材料的結構變化,提高電池的可循環性能,同時研究發現第一性原理計算的結果與實驗結果符合的很好。相關成果以“Site-Selective In Situ Electrochemical Doping for Mn-Rich Layered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圖文導讀】
?圖1 鋰離子電池的容量-電壓圖
(a) Li[Li0.2Ni0.16Co0.08Mn0.56]O2、LiNi0.4Co0.2Mn0.4O2、LiNi0.6Co0.2Mn0.2O2、LiNi0.8Co0.1Mn0.1O2、LiNiO2和LiCoO2鎂電池材料的脫鋰過程;
(b) Li[Li0.2Ni0.16Co0.08Mn0.56]O2材料前三圈的容量-電壓圖;
(c) LiNi0.4Co0.2Mn0.4O2材料前3圈的容量-電壓圖。
圖2 歸一化的Ni K-edge和Co K-edge的XANES圖
(a) LiNiO2歸一化的Ni K-edge和Co K-edge的XANES圖;
(b) LiCoO2歸一化的Ni K-edge和Co K-edge的XANES圖;
(c) Li[Li0.2Ni0.16Co0.08Mn0.56]O2歸一化的Ni K-edge和Co K-edge的XANES圖;
(d) LiNi0.4Co0.2Mn0.4O2歸一化的Ni K-edge和Co K-edge的XANES圖;
(e) LiNi0.6Co0.2Mn0.2O2歸一化的Ni K-edge和Co K-edge的XANES圖;
(f) LiNi0.8Co0.1Mn0.1O2歸一化的Ni K-edge和Co K-edge的XANES圖。
圖3 Mg2+選擇的插層的原位XRD圖譜
(a) Li[Li0.2Ni0.16Co0.08Mn0.56]O2 (i) 未處理 (ii) 脫鋰 (iii) Mg2+插層的材料;
(b) LiNi0.4Co0.2Mn0.4O2 (i) 未處理 (ii) 脫鋰 (iii) Mg2+插層的材料。
?圖4 材料截面的TEM圖及相對應的EDS圖譜
(a) LiCoO2;
(b) Li[Li0.2Ni0.16Co0.08Mn0.56]O2;
(c) LiNi0.4Co0.2Mn0.4O2;
(d) 放電曲線計算Mg2+的含量。
圖5 Mg2+的摻雜對材料的循環性能影響圖
(a) Li[Li0.2Ni0.16Co0.08Mn0.56]O2/石墨全電池不含Mg2+、原位摻雜Mg2+和選擇性摻雜Mg2+的循環性能圖;
(b) Li[Li0.2Ni0.16Co0.08Mn0.56]O2的原位Mg2+摻雜,循環3圈后的截面TEM和EDS圖。
?【小結】
實驗第一次研究了Mg2+原位取代NCM和OLO材料的Li位置,導致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得到明顯提高。Mg2+的原位取代過程是不可逆的,因此電池循環過程中,相結構的穩定性得到明顯提升。另外還發現,Mg2+的摻雜含量與材料過渡金屬Mn的含量具有正比關系,理論計算表明,Mn相對于Ni和Co來講,能夠為O提供更多的電子,因此有利于Mg2+的摻雜。
文獻鏈接:Site-Selective In Situ Electrochemical Doping for Mn-Rich Layered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Adv. Energy Mater., 2017, DOI: 10.1002/aenm.201702514)。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張金陽編譯,劉宇龍審核, 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