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學:都是誰在這些IF〉40的神仙期刊上發表論文?


2021年7月1日,材料人公眾號發布了最新一年度的各期刊影響因子(影響因子出爐:年度王者是誰?國產老大又是誰?最佳新人獎又又又是誰?)。其中有一部分神仙期刊,其影響因子大于40,具有極大的影響范圍和影響力,在上面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每一個科研人員的夢想。

本期,筆者選取了材料、化學領域影響因子大于40的期刊,對其發文量、被引頻次、發文單位和作者等信息進行了剖析。相關數據來源于web of Science,檢索時間截止2021年7月16日。

1.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IF:66.308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

小結:Nature Reviews Materials每年的發文量在100篇左右,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18668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綜述論文和社論材料為主,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加州大學系統、美國能源部和哈佛大學,高產作者包括Pacchioni G、Stoddart A和Horejs CM。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Gogotsi?Yury?2017年發表的“2D metal carbides and nitrides (MXenes) for energy storage”,已經被引用2356次。

2. Nature Energy(60.858)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

小結:Nature Energy每年的發文量在200-250篇左右,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27315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社論材料和論文為主,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美國能源部、加州大學系統和斯坦福大學,高產作者包括Gallagher J、Zhang CJ和Khan F。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Yan He和Ma Wei?2016年發表的“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 processed from hydrocarbon solvents”,已經被引用1733次。

3. Chemical Reviews (IF:60.622)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

小結:Chemical Reviews每年的發文量在200-300篇左右,被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155270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綜述論文為主,其它類型論很少,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加州大學系統和中科院,高產作者包括Hammes-schiffer S、Zhang Y和Zhang X。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Hagfeldt Anders?2010年發表的“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已經被引用6866次。

4.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IF:54.564)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

小結: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每年的發文量在300篇左右,每年被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158391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綜述論文為主,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中科院、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和加州大學系統,高產作者包括Yoon J、Kim JS和Zhang H。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Bielawski, Christopher W.和Ruoff, Rodney S.?2010年發表的“The chemistry of graphene oxide”,已經被引用8053次。

5. Nature (IF:49.962)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僅包含2019、2020和2021年的文獻)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僅包含2019、2020和2021年的文獻)

小結:Nature每年的發文量在3000篇左右,每年被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66444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社論材料、論文為主,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加州大學系統、哈佛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高產作者包括Tollefson J、Ledford H和Witze A。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Shi, Zheng-Li?2020年發表的“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已經被引用4769次。

6. Science?(IF:47.728)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僅包含2018-2021年的文獻)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僅包含2018-2021年的文獻)

小結:Science每年的發文量在2500-3000篇左右,每年被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191099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綜述論文和社論材料為主,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加州大學系統、哈佛大學和加州理工大學,高產作者包括Brainard J、Servick K和Cohen J。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McLellan Jason S.?2020年發表的“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in the prefusion conformation”,已經被引用2685次。

7. ?Nature Materials (IF:43.841)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

小結:Nature Materials每年的發文量在300篇左右,每年被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89943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論文為主,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加州大學系統、美國能源部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高產作者包括Ball P、Pamies P和Taniguchi T。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Simon, Patrice 和Gogotsi?Yury?2008年發表的“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已經被引用11830次。

8. Nature Catalysis (IF:41.813)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

小結:Nature Catalysis每年的發文量在150-200篇左右,被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9496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論文和社論材料為主,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美國能源部、加州大學系統和中國科學院,高產作者包括Capdevila-cortada M、Voller JS和Esposito D。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Duan Xiangfeng、Shakir Imran和Huang, Yu?2018年發表的“General synthesis and definitive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MN4C4 single-atom catalysts with tunabl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ies”,已經被引用620次。

9. Joule (IF:41.248)

(1)發文量

(2)按年份的被引頻次

(3)文獻類型

(4)發文單位

(5)高產作者

(6)高被引論文

小結:Joule每年的發文量在250篇左右,每年被引用總量逐年增加,2020年總被引達到16633次。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則以論文和社論材料為主,排名前三的發文單位是美國能源部、中國科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高產作者包括Sutherland BR、Cui Y和Malik R。截止統計前,被引次數最多的是Zou Yingping?2019年發表的“Single-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 with over 15% Efficiency Using Fused-Ring Acceptor with Electron-Deficient Core”,已經被引用1740次。

本文由Nelson供稿。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材料人網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kefu@cailiaoren.com。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