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hemistry:基于金屬絡合物催化劑實現低電位氨的氧化


【引言】

零碳燃料技術的發展對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解決這個問題的主流框架是“氫經濟”,但基于實際限制(例如,生產、儲存、分配、安全),已經提出了替代零碳燃料經濟。最顯著的是“氮經濟”,重點是使用氨作為燃料。由于通過(碳密集型)Haber-Bosch工藝大規模生產氨,專門用于大規模分配和儲存氨的基礎設施已經到位。此外,氨在溫和壓力下爆炸危險性的降低和優越的可壓縮性,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比氫具有重要優勢,并且已經考慮使用氨作為燃料,特別是在海上運輸領域。在直接氨燃料電池(DAFC)中,將氨電化學轉化為氮氣是實現氮經濟循環的必要技術。以前用分子復合物催化這種反應的努力,需要添加外源性氧化劑或施加比氧還原反應(DAFC的陰極過程)的熱力學電位更高的電位。

近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John F. Berry(通訊作者)提出了一種穩定的金屬-金屬鍵合的二釕配合物,它在環境條件下從氨中自發產生氮氣。得到的還原二釕材料可以用氧氣再氧化,用于隨后與氨的反應,證明其能夠自發地促進DAFC所需的兩個半反應。同時,二釕配合物還可以作為氧化還原介質,在低至-255?mV的電位下降氨電催化氧化為氮氣,并在堿性條件下運行低于氧還原反應電位,從而實現與DAFCs未來發展相關的熱力學活力。相關研究成果以“Spontaneous N2?formation by a diruthenium complex enables electrocatalytic and aerobic oxidation of ammonia”為題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

【圖文導讀】

、氮/氨燃料經濟性概述以及催化DAFC的進展

(a)氮/氨經濟的基本組成部分;

(b)以前的基于釕的分子AOR催化劑的工作電位

二、Ru2化合物的合成和結構表征

(a)二釕化合物的合成和反應性;

(b)化合物的晶體結構;

、Ru2催化氨氧化的電化學和光譜研究

(a)在100 mM Bu4NPF6電解質的CH3CN中以100 mV s-1得到的循環伏安曲線;

(b)電化學氧化的受控電流;

(c)控制電流電解時在530 nm處的吸光度;

(d-f)電子吸收光譜監測還原反應。

法拉第效率實驗中使用的設備和收集的數據

(a)法拉第效率實驗中使用的大容量電解池;

(b)電流痕跡(頂部)和m/z=30質譜痕跡(底部);

(c)觀察到Ru215NH3反應產生的15N15N的(藍色)產率,以及電解過程中通過的電荷。

、Ru2電子結構特征和氨反應機理

(a)DFT軌道計算顯示了Ru-Ru-NH2?π*?LUMO;

(b,c)DFT計算的幾何圖形和繪制的過渡狀態;

(d)提出了氨電化學氧化的催化循環。

【小結】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種金屬-金屬鍵合的二釕配合物能夠在低過電位下進行氨的電催化氧化,其工作范圍低于ORR的熱力學電位。此外,本文提供了概念驗證證據,表明二釕AOR催化劑可以通過與氧反應再生,這一發現在其他報道的分子AOR催化劑中是獨一無二的。機理研究表明,金屬-金屬多重鍵能夠形成N-N鍵,而不需要獲得高能Ru=NH亞胺或Ru≡N氮基物質,這是單壓系統進行AOR所必需的。該特征能夠促進自發氨氧化的[Ru2]5+物種,可以通過使用氧氣作為終端氧化劑從絡合物催化劑和氨的[Ru2]4+反應產物中批量循環再生,還原態的催化劑可以與氧氣重新氧化,以便隨后與氨反應。從而為探索具有更低 [Ru2]4+/5+電位的新催化劑用到直接氨燃料電池打開了大門,這是實現氮經濟的令人興奮的進步。

文獻鏈接:“Spontaneous N2?formation by a diruthenium complex enables electrocatalytic and aerobic oxidation of ammonia”(Nature Chemistry202110.1038/s41557-021-00797-w)

本文由材料人CYM編譯供稿。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人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kefu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