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轉型之痛”的鋼鐵人:曾經高薪藍領 現在等待分流
迷茫
在鋼鐵廠工作了七八年,如果離開鋼鐵廠,他能做什么?這是最近一直困擾小顧的問題。
從14年中旬開始,每月只領不足3000元的工資,要還房貸還要養兩歲多的女兒,連續的入不敷出要他不得不考慮新的出路。站在已經停掉的高爐面前,看著多年來晝夜維護的風口和身邊要分流到其它高爐上的工友,小顧心里想:這么大的國有鋼鐵企業都已經到了停產、裁員、縮薪的境地,中國的鋼鐵業為什么這么難?
資金鏈斷裂,鋼價久居低位,環保壓力增加,市場需求疲軟,向內求解缺醫少藥,向外突圍障礙重重。鋼鐵企業連連高喊攻堅克難,要打贏生存發展攻堅戰,不斷減員增效,降本增效,轉型增效,卻依舊未能改變繼續惡化的鋼鐵局面,不斷有鋼鐵廠宣布停產甚至倒閉。不止鋼鐵員工,似乎國人都在想,現在的鋼鐵行業為什么這么難?
前期盲目擴張,產能井噴式增長
2004年后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使鋼材市場需求旺盛、利潤豐厚,當時噸鋼利潤可達1000元,造成民間資本紛紛涉足鋼鐵。民間鋼鐵企業從此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同時國有鋼企也抓緊時機擴大產能。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間,中國粗鋼產量從2.7億噸增長到8.2億噸,鋼材產量從3億噸增長到10.9億噸,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旋風式增長”或“井噴式增長”。
以鋼鐵第一大省河北省為例,2000年鋼材產量只有1306萬噸,到2007年粗鋼產量已經超過1億噸,再到2014年,粗鋼產量達到了1.85億噸。這其中,民營鋼企粗鋼產量從2001年的280萬噸增長到2013年的1.25億噸,13年間增長了43倍,僅此部分產能就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產鋼國日本鋼產量的1.13倍。
國有企業憑借資金和政策的優勢,通過兼并重組,產能升級,也不斷把鋼鐵的盤子越做越大。以首鋼為例,短短兩年間,首鋼先后收購或新建了山西、貴州、新疆、吉林、安徽五地的5家鋼廠,并有一個大型鋼鐵項目投產。加上此前首鋼的北京順義冷軋廠、首鋼遷安鋼廠、首鋼秦皇島中厚板項目、首鋼水城鋼鐵公司,2006年開始搬遷的首鋼,只用了五年時間,就變成了一家擁有10家鋼鐵子公司、總產能超3000萬噸的特大型鋼鐵集團。
后期產能過剩,鋼鐵進入微利時代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鋼鐵行業就深受影響,出現了控制產能的跡象,但隨后的“四萬億投資”讓鋼鐵“回光返照”,繼續擴張。到2010年,鋼鐵行業真正走入了下坡路,上游進口礦石價格不斷抬高冶煉成本,同時下游市場價格一路下跌,兩邊切的境遇不斷壓榨鋼鐵的盈利空間,甚至有些鋼鐵廠進入“負盈利”狀態,銷售價格比生產成本還要低,完全是賠本賺吆喝。有銷售人員這樣形容“最早一噸鋼能賺一部手機,后來能賺2斤豬肉,到2013年左右只能賺一瓶礦泉水,甚至都沒有飯館賣一盤魚香肉絲的利潤高。”
鋼企的待遇也大不如前。2008年之前,鋼企無論大小,只要生產就能大把賺錢。“投資兩條生產線,掙錢像用耙子摟一樣”,“一座鋼廠就是一臺印鈔機,日進斗金”,這些說法雖有夸張卻也頗為形象。
每次拿到逐漸減少的工資,小顧不自覺地想起當年的好日子,盡管自己也就趕上個尾巴。就連普通操作崗位的職工月入六七千元很常見,甚至有些地方鋼廠之間互相比較,月底發獎金的時候,老總對會計一揮手,“去問一問對手鋼廠給職工發了多少獎金,我們一定要比對方高。”一時間鋼鐵工人成了高薪藍領,連各大高校的冶金專業都開始紛紛擴招。小顧就是當時選的冶金。
2008年之后,雖有“4萬億投資”的解救,小顧明顯感覺到事情不一樣了,職工待遇開始趨于理性和穩定,不再像從前那樣月底比著發,年底成倍發。這時候,業內也稱鋼企進入微利時代。
到了2013年,國內鋼鐵市場疲軟,鋼企開始進入危機時期,坐在家里訂單就會“飛”過來的時期一去不復返,鋼企開始主動出擊,以前只收大訂單的開始接收小批量訂單,以前只靠銷售人員跑訂單的現在廠長親自帶隊跑訂單,員工獎金也視上月銷售實際情況而定,時高時低,如鋼鐵工人忐忑的心情。
環保壓力增加,資金鏈斷裂,鋼廠開始走上絕路
進入微利時代的鋼企并沒有馬上迎來轉機,而是越來越嚴峻的環保壓力。
除塵設備成本高又無法創效,生產經營本就已經步履維艱,缺少資金又無法盈利的鋼廠老板不得不考慮裁員或者停產。
更為嚴重的是其中有些鋼廠已經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負債率超過100%。隨著國務院對產能過剩行業調控政策的趨向嚴格,許多鋼廠直接從銀行貸款的通道正在被逐步關閉,新債還舊債這種鋼廠維持現金流的主要手段也將消失,成為了壓垮鋼鐵廠的最后一根稻草。
尷尬的年紀、進退兩難的境地,是所有年輕一代鋼鐵工人共同的遭遇,其中有很多是在鋼鐵最火熱的時候報考了冶金相關專業,畢業時卻遇到鋼鐵行業冰點的來臨。尚未安家的大多選擇辭職,安家落戶的只能寄希望于公司可以熬過這個寒冬。
恰如之前一個關于鋼鐵寒冬的觀點,“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壞在產能過剩,經營凋敝,整個行業負債累累,數十萬工人面臨分流安置,十余年的擴能生產如蠶作繭;好在可以壯士斷腕,淘汰落后,優化生產,轉型升級構建鋼鐵新體系。
只是,小顧不知道自己還等不等得到那一天。
材料牛注:文中小顧(化名)為材料人協會會員,材料牛編輯整理。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