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Int. Ed.:無液體電解質柔性Li-CO2 電池
【引言】
CO2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是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在CO2的循環利用方面,Li-CO2電池由于其具備能量密度高、環境友好等優點,因而應用前景異常廣闊。目前所報道的Li-CO2電池均使用液體電解質,存在電解質泄漏的風險,而且還缺乏適合的電極結構,因而滿足不了可穿戴電子設備對安全性和柔性的需求。在Li-CO2電池領域,無液體電解質的研發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態Li-CO2電池而言是重中之重。
【成果簡介】
近日,南開大學的陳軍教授(通訊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上發表了題為“Flexible Li-CO2 Batteries with Liquid-Free Electrolyte”的文章,報道了一種無液體電解質的柔性Li-CO2電池,采用聚甲基丙烯酸酯(PMA)/聚乙二醇(PEG)-LiClO4-3 wt% SiO2復合聚合物電解質(CPE)和多層碳納米管(CNTs)結構陰極。該電池結構穩定,界面電阻較小,100次充放電循環后,其比容量依然保持為1000 mAhg-1。此外,研究人員對尺寸為5*16 cm2的組裝電池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在不同彎曲程度(0-360o)下,該電池性能優異,充發電容量可達993.3 mA·h,能量密度高達521 Wh˙kg-1,工作時間長達220 h。
【圖文導讀】
圖1 全固態Li-CO2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及形貌表征
(a) Li-CO2電池結構示意圖:鋰箔作為負極,CPE@CNTs作為正極;
(b) Li/CPE@CNTs 的SEM圖像;
(c,d) 圖(b)對應結構的EDX表征:元素分布圖;
(e) CNTs的SEM圖像;
(f) CNTs的HRTEM圖像,晶格間距為0.34 nm;
(g) CPE@CNTs界面的SEM圖像;
(h,i) 兩種不同電解質電池的泄露測試:CPE和1M LiClO4/TEGDME 溶液,(h)為測試前,(i)為測試后。
圖2 CPE電解質的形貌表征
(a) CPE的分子結構式;
(b, c) CPE溶液、CNTs陰極上的CPE膜;
(d) 納米SiO2填充料的尺寸分布及SiO2的HRTEM圖像;
(e) 55oC下填充料的含量對CPE的Li離子傳導性的影響曲線;
(f) CPE的1H NMR光譜圖;
(g, h) CPE薄膜的SEM圖像:(g)頂視圖、(h)側視圖;
(i) CPE的楊氏模量表征;
(j) CPE表面的三維AFM圖像。
圖3 在2.5mA下,Li-CO2電池的彎曲和扭轉性能測試
(a,b) 無彎曲、扭轉狀態下,該電池的循環測試圖;
(c,d) 彎曲180o狀態下,該電池的循環測試圖;
(e,f) 扭轉180o狀態下,該電池的循環測試圖。
圖4 放電產物分析
(a) 原位拉曼測試裝置的設計;
(b)原位拉曼裝置的光學顯微譜圖,測試條件:物鏡放大倍數為50倍、目鏡放大倍數為10倍;
(c) 在50 mAg-1下的充放電過程, 16個不同狀態及其對應的原位拉曼光譜;
(d)充放電前后CPE@CNTs正極的XRD圖譜;
(e) 充放電循環測試后,電池組成結構的SEM圖像;
(f) 電化學測試完成后,粘附在一起的正負極電子照片,Li正極附著在CPE@CNTs正極之上。
【小結】
本文報道了一種全固態Li-CO2電池,該電池采用Li/PMA/PEG -LiClO4- 3wt% SiO2@CNTs 作為電解質-正極結構,具備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大和運行時間長等優點。此項成果對于研究更高能量密度的Li-CO2電池,提高電池的安全性以及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文獻鏈接:Flexible Li-CO2 Batteries with Liquid-Free Electrolyte(Angew. Chem. Int. Ed.,2017, DOI:10.1002/anie.201701928)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鎖曉靜編譯,趙飛龍審核,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