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叢書》——20年才出齊的“超級字典”


《無機化學叢書》是一套由中國化學會和科學出版社組織出版的化學參考書,1978年決定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改稱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擔當該書主編,全書于1998年全部寫齊。全書共十八卷,包括41個專題,前十卷為各族元素分論,后八卷為無機化學各重要領域專論。由近百位作者通力完成,總篇幅過萬頁,洋洋大觀。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周公度

2015年,周公度教授因質疑一則“我們恨化學”的化妝品電視廣告反科學、狀告央視8套涉嫌欺詐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在《無機化學叢書》出版后第二年,北大教授周公度如是評——

評《無機化學叢書》

??周公度(《大學化學》,1999/02)

《無機化學叢書》是我國無機化學界眾多學者辛勤筆耕的成果,覆蓋了無機化學的各個領域。這套叢書的選題和編著也充分反映了我國無機化學教學與研究的水平。早在1978年,《無機化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擬訂了叢書編輯計劃和寫作大綱。前10卷按元素周期表將各元素分別列成專題,論述它們的無機化學;后8卷則按無機化學中的重要領域分卷,把各族元素視為一體,就其在某一領域中的重要性進行綜合論述。這種編排方式頗具特色,使得讀者在應用時,可根據需要或由元素或由無機化學分支入手進行查閱,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無機化學叢書》是一部涵蓋整個無機化學領域的大全式的參考書。它包含的信息量大,數據齊全,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主要特點為:第一,每個元素均有盡可能詳盡的描述,包括認識和發現的歷史、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和分布情況、制備提純、生產和應用、同位素、單質的組成和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分析和鑒定的方法等。第二,系統全面地收集整理了有關元素形成的各類型的化合物,從中可以查閱到重要的化學反應,該元素主要化合物的合成制備、分離提純、組成結構、性質狀態、生產和應用等的情況與數據。第三,在第十一卷到第十八卷的各分論中,按有關領域的歷史、進展和現狀展開,理論和數據并重。使之成為既是該領域的專著書,又可起到該領域重要數據手冊的作用。前期出版的各卷已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叢書作者們在編著時所表現出來的嚴謹、求實和科學視野的廣袤深邃,不僅得到我國化學界的稱贊和很高的評價,對于廣大讀者更有一種垂范的作用。

《無機化學叢書》又是一部化學發展史,它詳細而生動地描述了人類發現和認識一百多種元素的經過、賦予該元素名稱的歷史背景,記載了前輩科學家對待科學工作的認真態度和嚴格的科學作風。如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可細致到微小的氣泡,甚至是數以個計的新元素原子。對許多重要化合物的認識過程和生產的發展情況,也有詳細的介紹。在各專論中,描述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該領域的推動作用,以及工業生產發展對無機化學各個領域的促進作用,體現出化學和技術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有助于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化學的歷史進程,正確認識化學在過去和今后的科學技術及工業生產中的作用。

時隔15年后,百度文庫的一篇《無機化學叢書》的評論——

文字整理如下

《無機化學叢書》——超級字典

元素化學到底包含多少內容?這個問題是沒法回答的:五十年前的化學家甚至連很多今天的中學生都熟悉的反應也沒有聽說過。沒錯,化學反應發展速度之快超越了人們的接受速度。幸好最基本的反應原理一直也沒有怎樣變化:酸堿反應有酸堿反應的規律,氧化還原反應有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變化的是產物的結構越來越多元化,反應條件越來越花樣翻新。新的簇狀、籠狀化合物,以及包含橋型鍵的分子,在微波或者其他輻射條件乃至在摩擦作用下發生的新型化學反應,正在使化學反應總數量飛速膨脹。

對于我們來說,難道不可能將它們一網打盡,做到包羅萬象了嗎?這個問題沒有人敢回答。(答可能的人被指稱狂妄,答不可能的人則是狹隘。^_^)至少有些方案可以嘗試。例如,這套《無機化學叢書》。這套書的出版目的,便是對整個無機化學領域做一次大閱兵:從原理概念、基礎數據到反應類型。本次重印全套書共10冊,主要論述元素化學部分,是一套由科學家集體合作的學術出版物。考慮到學科的經典性,本次重印了前10冊。

這套書內容豐富。(舉一個粗淺的例子:僅是氟的元素化學,就由十余萬字的介紹。——當然字數不能說明一切,但其內容之豐富由此可窺一斑。)囊括了截至1982年以前的已知重要事實。(這樣已經很難做到了!大多數所謂化學“新教材”都是把一百年前的東西互相“轉載”。)這套書編者陣容強大,都是化學領域的知名學者,對于學者和研究人員來說,它是重要的參考書;對于化學愛好者來說,它是一篇廣闊的天空和無垠的大洋。

是的,這套書就是它——

材料人與科學出版社推出聯合薦書專題,持續向讀者推薦經典材料專著,通過對書籍精選內容的剖析拋磚引玉,如果您有優質書籍推薦,請聯系tougao@cailiaoren.com,您可以通過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購買此書。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科學出版社(ID:sciencepress-cspm)授權轉載,由材料人網大城小愛編輯整理,材料人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

儀器設備、試劑耗材、材料測試、數據分析,找材料人、上測試谷

材料人網尊重所有進行知識傳播的媒體,轉載請聯系tougao@cailiaoren.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