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CHINA Chemistry影響因子創新高并躋身Q1區


近日,中國科學雜志社出版的《中國科學》系列(SCIENCE CHINA?Series)和《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9種期刊的SCI影響因子均創歷史新高,平均提升51%。其中《中國科學》數學輯、化學輯、生命科學輯、物理輯、材料輯和《科學通報》英文刊6種刊物躋身國際同領域期刊排名的Q1區。《中國科學》化學輯、《科學通報》英文刊影響因子突破4。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去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8,今年繼續升高到8.843,SCIENCE CHINA Materials首個影響因子達到了3.956,SCIENCE CHINA Chemistry的SCI影響因子為4.132,Science Bulletin更名后首個影響因子達到4.0,全部躋身對應學科JCR一區,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影響因子2.594,另外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Nano-Micro Letters影響因子從上升到4.849。

材料人網作為材料類綜合性門戶網站,專注于材料相關新聞報道,尤其是學術動態的跟蹤,除了關注國際高質量期刊動態,我們還全力支持并持續追蹤國內優秀期刊的相關報道,并與以上期刊以及中國科學出版社、MDPI和?Taylor & Francis Group等知名雜志社共同舉辦科技資訊寫作大賽,材料人網為期刊和科研團隊免費宣傳學術工作,您可以通過tougao@cailiaoren.com聯系我們,參加大賽。

材料人與National Science Review編輯部合作持續報道相關研究成果,以下為近期文章:

科技資訊寫作大賽|劉生忠教授Sci. China Chem.:120毫米單晶鈣鈦礦-面向可行的應用? ?

劉俊&竇傳冬Sci. China Chem.最新綜述:將含有B←N單元的共軛聚合物作為電子受體用于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科技資訊寫作大賽|彭俊彪教授Sci. China Chem.:通過噴墨印刷制造的全色量子點有源矩陣顯示器

有機光電子科學與技術最新進展——Science China Chemistry有機光電子學專刊

期刊簡介

美國時間6月14日,在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最新公布的2016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SCIENCE CHINA Chemistry的SCI影響因子為4.132,創下歷史新高,在166種化學類期刊中排名第38位,躋身國際同領域期刊排名的Q1區。

SCIENCE CHINA Chemistry前身為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2010年改為SCIENCE CHINA Chemistry,SCMs是《中國科學》旗下系列期刊之一,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雜志社出版,并與Springer出版集團合作面向海外發行。期刊主要刊登基礎及應用領域的高質量、原創性文章。發文類型主要有綜述(Reviews)、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s)和簡要報道(Brief reports)。

期刊擁有一大批國內外高水平的專家隊伍作為編輯組成員,SCIENCE CHINA Chemistry的主編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萬立駿擔任,曹鏞、林國強、陳洪淵、田中群、馮守華、田禾、李亞棟、薛子陵教授擔任副主編。

1. SCIENCE CHINA Chemistry發文數量統計

這部分利用Web of Science對SCIENCE CHINA Chemistry自2010年以來的發文數量進行了統計。

1 歷年發文數量

2. SCIENCE CHINA Chemistry影響因子統計

期刊的影響因子是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是表現期刊發文質量以及影響力的重要參考。

2 6年影響因子變化趨勢圖?

從近6年影響因子的變化趨勢圖中可以看出,自2011年以來,SCIENCE CHINA Chemistry的影響因子逐年攀升,由最初的1.02上漲至2016年的4.132。說明SCIENCE CHINA Chemistry的發文質量和影響力在逐漸提高。

3. 都有哪些大牛在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上發文?

學術界大牛的研究工作往往引領著相關領域的研究方向和熱點,同樣,一個期刊發表大牛學術成果的多少也反映了期刊的影響力和學術水平,下圖就是國內學術大牛在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上的發文數量前十位的情況。

3 20102017國內學術大牛發文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曹鏞院士發文數量為19篇,遙遙領先,接下來依次為李永舫、陳洪淵、萬立駿、馮守華、田中群、李亞棟、林國強、薛子陵、田禾。這些院士大牛的發文數占到了期刊累計發文總數的3%,這也說明了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

4. 哪些國家的發文總數最多?

一個國家的發文數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科研成果的豐富程度,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下面就來看一下不同國家2010至2017年間在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上的發文數量排名,這里選取了發文數排名前十位的國家進行比較。

4 不同國家發文總數比較

從國家發文總數圖中可以看出,中國以發文總數1093篇位列第一,隨后分別是美國、日本、法國、加拿大、新加坡、德國、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和英國。可以看出,期刊發文以國內文章為主。如何吸引更多國際稿源,提升在國外的影響力,可能是期刊發展需要進一步思路的問題。?

ESI高被引論文推薦】

截止目前,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上共有5篇ESI高被引論文,高被引論文說明了該成果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重要程度,也是科研成果重要性的體現,現在就將相關論文羅列如下,以饗讀者。

1. Realizing over 10% efficiency in polymer solar cell by device optimization

Shaoqing?Zhang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引頻次:199

2.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Rui?Shang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引頻次:193

3. Side-chain engineering of high-efficiency conjugated polymer photovoltaic materials

Zhi-Guo?Zhang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引頻次:130

4. Applications of aptamers for chemistry analysis, medicine and food security

Rongrong?Huang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引頻次:71

5.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f DNA and RNA from Escherichia coli BL 21 based on silica-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Jiuhai?Wang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引頻次:52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大城小愛編輯。材料人網尊重所有進行知識傳播的媒體,合作轉載請聯系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人支持國內期刊發展,詳細內容請訪問SCIENCE CHINA Chemistry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里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

材料測試,數據分析,上測試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