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擬支持的化學、材料相關方向


日前,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關于2018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根據公布的項目指南,2018-2019年度擬支持的化學、材料相關方向如下:

重點項目

能源高效轉換與儲存材料

本領域研究目標:開展與能量密度大于400wh.kg-1相適應的二次化學電源電極材料及電解質基礎科學問題研究;探索制約燃料電池氧還原的非貴金屬催化劑質量比活性的機制;針對穩定高效低成本光電轉換材料開展研究,對急需、特殊光電轉換材料及創新應用示范研究進行部署。開展能源高效、清潔利用技術研究;將化石類能源利用效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以上,或NOx排放穩定降低10%以上。

2018-2019年度重點資助的研究方向:
1: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能源存儲材料的設計與制備
2:高效能源轉換材料及創新應用的基礎研究
3: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的材料基礎

新型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

本領域研究目標:開展基于新機理、新材料體系的新型光、電、磁信息處理材料研究,發現新現象與新效應,提出若干原創性思想,為研制高密度、長壽命的新型信息存儲器件及高靈敏度探測與傳感器件奠定理論基礎。

2018-2019年度重點資助的研究方向:
1:高密度信息存儲材料的制備
2:新型高靈敏探測、傳感材料與器件的關鍵科學問題
3:新型信息處理、傳輸材料的制備

面上項目

物理資助的研究方向
1.微納結構物理、光電轉換和量子調控
2.自旋電子學
3.量子信息與量子光力學
4.軟物質與生物物理
5.太赫茲物理、光譜及應用
6.聲光器件物理
7.物理與材料、信息學科的交叉
8.核技術與應用

化學化工資助的研究方向:
1.能源轉化與儲存中的化學化工基礎
2.新型化合物的分子設計與可控合成
3.京津冀地區環境治理中的化學化工基礎
4.天然產物高效綜合利用的化學化工基礎
5.新型綠色化工材料設計與合成
6.食品安全檢測的化學基礎

材料科學資助的研究方向:
1.材料設計與制備的新理論、新方法
2.材料智能化制備、成形與加工中的科學問題
3.材料環境負荷評價、服役行為、失效與防護研究
4.材料的綠色回收和循環利用的相關基礎研究
5.微納材料與器件制備及集成技術
6.新型功能材料制備基礎與性能調控
7.高性能結構材料相關基礎問題
8.材料的復合、結構-功能一體化相關基礎研究

微電子與光電子資助的研究方向:
1.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高性能器件
2.自旋材料與新原理器件
3.低維材料及碳基電子器件
4.集成化芯片系統(SOC)設計、驗證與測試方法
5.高速低功耗器件及集成電路
6.三維半導體器件與集成技術
7.低成本印刷電子技術
8.高密度信息存貯材料與器件
9.新型激光器件與技術
10.高速大容量光通訊/網絡技術及器件
11.光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
12.光電集成與光互連技術
13.新型顯示材料與器件
14.新型照明材料及技術
15.面向生命科學與健康的光電子技術
16.新型傳感器及物聯網技術
17.新型光伏材料及太陽能電池技術
18.微納光機電器件與系統

重點項目每項支持力度不超過80萬,面上項目每項支持力度不超過20萬。

更詳細內容請參考:關于2018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的通知

材料牛編輯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