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鋼開發生產耐低溫熱軋H型鋼喜獲中國冶金科技一等獎


由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牽頭,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業大學、鋼鐵研究總院共同研發,并實現工業生產的“高寒地區結構用熱軋H型鋼關鍵制造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2017年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項目是馬鋼著眼于國家能源戰略的發展需求,做到油氣開采、材料先行。項目于2010年初啟動,經過自主研發,以新型微合金化設計、異形坯結晶器分析開發和全流程控軋控冷創新原理和工藝為基礎,克服了異型坯表面裂紋發生率高、厚規格變形滲透、產品性能不均和穩定性差等諸多技術難題,成功開發了-40℃、-50℃、-60℃系列高寒地區結構用熱軋H型鋼,并實現工業生產。產品在-60℃的沖擊功達107-282J,均值182J,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實現進口替代,滿足國內外極地裝備建設急需,顯著提升了國家熱軋H型鋼工業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保證了產業鏈上高性能材料的戰略安全,支撐國內外重點工程和交通運輸等的發展,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高性能結構鋼材料的保障。

馬鋼通過本項目研究,申報國家發明專利6項(授權4項),主持起草國標1項、行標2項,形成企業技術秘密9項,發表科技論文7篇,形成了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寒地區結構用熱軋H型鋼制造與應用技術,總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在國內率先取得歐盟CE證書、率先通過法國Technip公司認證、率先獲得法國道達爾公司全球油氣項目供應商資格,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在國內唯一實現4.5~50mm翼緣厚度熱軋H型鋼全覆蓋,目前產品已實現銷售31.04萬噸。

該項目開發的創新性關鍵技術,可以解決壓縮比受限條件下鋼鐵制品的晶粒細化的技術難題,具有顯著的行業示范效應。項目的關鍵技術可推廣應用于超大超厚型熱軋H型鋼生產線,解決重型H型鋼變形滲透、變形均勻性以及組織性能均勻控制等問題,突破目前國內翼緣厚50mm、腹板高1000mm的極限,為實現高品質超厚熱軋H型鋼(翼緣厚達115mm、腹板高1000mm)中國造,使我國熱軋H型鋼綜合制造能力居于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礎。

本文由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邢軍老師投稿,材料人編輯整理。

材料牛網專注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如果您對于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