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人報告|國內高校在NS大刊上的表現(20190101-0824)
進入2019年,哪所大學發表的NATURE和SCIENCE國際學術論文數量最多?
SCIENCE和NATURE都有上百年的歷史,有著令人矚目的影響,而Cell算是后起之秀,自1974年創辦以來,經過短短的30年,已經成為生物科學領域最好的期刊,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可以與NATURE和SCIENCE相提并論。 NS是國際公認的兩種享有最高學術聲譽的期刊,發表在兩大期刊上的論文,大都是由世界范圍內知名專家層層審讀、反復修改而成的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本文統計了我國國內高校半年來在NATURE、SCIENCE期刊這些頂尖期刊上發表的情況。(以下數據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庫,檢索NS期刊)
影響因子變化
NATURE
SCIENCE
兩大期刊今年排位依舊沒有變化(N:43.070,S:41.037),SCIENCE影響因子與去年相比有所上升,NATURE則與去年基本持平,總體來看依舊共同攜手保持穩定。從影響因子近年變化趨勢上看NATURE 似乎更穩一些。二個期刊,風格上也存在些許差別。NATURE偏重物質原理的探究,SCIENCE 偏重自然現象的解釋。
NS發文量變化情況
截至8月24日,SCIENCE共收錄1718篇,其中我國發文94篇,NATURE共收錄2381篇,其中我國發文119篇。從NS各國發文量排名來看,SCIENCE收錄的學術文章按國家進行排名的情況,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德國、英國、中國、法國。美國的發文量比其他幾個國家發文量的總和還要多得多,展現了其在SCIENCE上決定的霸主地位。目前我國在高水平論文產出處在美、英、德后的第三集團,面對差距,建議一方面繼續加大對科技發展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快培養我國自主的品牌期刊。NATURE收錄的學術文章按國家進行排名的情況,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中國發文量排名第一,中國和美國的發文量比其他個國家發文量的總和還要多,充分展示了其科技強國的地位。從NS發文量排名來看,中國學者更側重與選擇NATURE。
上圖統計了我國在NS上發表的論文數量,結合近10年狀況的對比研究,分析了我國論文產出在國際地位上的變化。結果顯示,我國發表在NS上的論文由2010年的133篇增加到2018年的357篇,累計增長168.4%,年均增長18.7%,從上圖NS的累計發文量來看:我國在NS上發表的論文均呈每年遞增的趨勢,進入2019年以來,發文數量也很可觀,這也說明了我國現在研究科研成果高水平產出,以及基礎科學研究最近成果的質量、水平以及國際地位在發生著質的變化,平均排名也上升至前五位。
上圖為2010-2019年中國學者歷年在NS發表文章量百分比,數據顯示,從2010-2012年之間中國學者每年在NS上發表的文章量僅占當年總文章發表量的2%左右,而在2014-2017年均超過了3%。在NATURE上的發文量來看,從2014-2019年發文量占比比較平穩保持在5%左右,而SCIENCE總體要略低與NATURE,數據顯示在指標上NATURE要領先SCIENCE;這可能于現在NATURE有大量的子刊有關,主刊上不了,還可以投子刊,這點SCIENCE子刊太少就吃虧了,故這幾年感覺N的名氣似乎比S要大。但去年,我國學者在SCIENCE上的發文量占比突破了6%,希望這會是一個新的轉折點,不管怎么說,中國整體科研水平和實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學術影響力逐漸擴大,中國在NS上的貢獻值也越來越大。
國內高校/機構發文情況
上圖為我國高校/機構在NS發文中分別排名TOP5,及NS總發文TOP5。
盤點完我國全球發文量占比情況,我們再來看看國內學者在NS上的發文情況。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并沒有篩選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作者單位全部為中國研究機構)的文章,因為在如今的科學研究領域,不同研究機構相互間的共同合作已經非常普遍,很多高水平的文章都是多國研究人員一起合作的成果,所以此時再統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文章已經意義不大。SCIENCE在中國收錄的文章按研究機構進行排名的情況。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排在第一的是中國科學院,其發文量遠遠超過了其他機構的發文量,緊隨其后的是清華大學,此外中國農科院、復旦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也分別進入前10名。Nature在中國收錄的文章按研究機構進行排名的情況。排在前五的研究機構中,中國科學院獨占鰲頭,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分列二、三位,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科大也分別進入前10名。NS在中國收錄的文章按研究機構進行排名的情況。排在前五的研究機構中,中國科學院依舊獨領風騷,清華大學第二,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并列第三位,浙江大學第五,上交大和中科大以11篇的發文量并列第六。通過以上對于NS期刊文章的數據解讀,我們不難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第一,老牌雙一流高校科研實力顯著,中國科學院在綜合性領域的霸主地位難以撼動;第二, 總的來看,NATURE發文量略高于SCIENCE。SCIENCE中我國產出高校不少,但高校多,篇數少,除清華大學外,高產出高校競爭也很激烈。
熱門學科分析
NS注重基礎研究,中國的頂尖研究機構將重心放在分子生物,細胞生物,生物化學等方面,在半年來的研究論文中涉及到的學科中生物學、醫學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其次是物理學,材料學及化學。拿NATURE為例,NATURE中的4個大類:生命科學,化學科學, 物理科學,地球科學,其中生命科學的論文占了60%多,其他3類才只有30%多。化學科學和物理科學也是主要發化學和物理的論文,工科的論文要發表在NATURE上確實很難。
文中如有不妥之處,歡迎評論區留言。
本文由Junas供稿。
往期回顧:
材料人報告 | 百篇最高引花落誰家 —— 戳文看國內詳情分析
材料人報告 | 材料領域引用最高的100篇文章,你讀過哪些?
材料人報告丨中國學者在主流材料類期刊的論文貢獻(NS出版社系列)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renVIP.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