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通過強金屬支撐相互作用逆轉Ni顆粒對γ-Mo2N粒子的燒結作用
【研究背景】
燒結是指在非均相催化劑中細小分散金屬物種的高溫聚集,是一種常見的導致工作的非均相催化劑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從熱力學角度看,納米金屬團簇的表面自由能隨著粒徑的減小而顯著升高,這是由于欠配位表面原子在整個粒子中的比例增大所致。只要熱擾動克服了支撐粒子在基板上的粘附屏障,高度可移動的表面金屬粒子將趨向于聚集,以減少暴露的金屬表面并形成更大的粒子。扭轉熱誘導燒結現象,形成具有獨特結構和電子性能的高溫穩定、精細分散的金屬中心是多相催化的永恒目標之一。
【成果簡介】
近日,北京大學馬丁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劉晰副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José A. Rodriguez教授聯合報道了基于AIMD模擬的金屬Ni粒子在γ-Mo2N上分散成欠配位二維Ni團簇的熱力學有利過程。研究人員合成了Ni-4nm/γ-Mo2N模型催化劑,并結合多種原位表征方法,包括原位快速XANES和EXAFS、常壓XPS和環境SE/STEM等,進一步研究反向燒結效應。實驗證明,由Ni-4nm/γ-Mo2N生成的氮化鉬載體上的欠配位二維層狀Ni簇在50℃下是一種熱穩定催化劑,并表現出顯著的催化選擇性逆轉。在CO2加氫反應中的穩定性測試,與傳統的鎳基催化劑相比,制備的催化劑表現出顯著的催化選擇性反轉,導致化學特異性的CO2加氫為CO。該論文以題為“Reversing sintering effect of Ni particles on γ-Mo2N via strong metal support interaction”發表在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圖文導讀】
圖一、不同支撐條件下Ni NPs的結構演化
(a-d)列出了Ni19在γ-Mo2N(111)載體上的結構演變、Ni19O19在鈍化γ-Mo2N(O-Mo2N(111))上的結構演變、Ni19在CeO2載體上的結構演變、Ni與載體表面原子的相對界面面積隨時間的變化、Ni19/γ-Mo2N(111)、Ni19/CeO2(111)和Ni19O19/γ-Mo2N(111),并將模型的初始界面面積作為基準點“1”。
(e)Ni19/γ-Mo2N(111)和Ni19/CeO2(111)在30 ps中的重新分散過程中的相對自由能變化。
圖二、Ni-4nm/γ-Mo2N催化劑的形貌表征
(a)Ni-4nm懸浮液前驅體的TEM圖像。
(b-c)新鮮制備Ni-4nm/γ-Mo2N催化劑的STEM圖像。
(e)新鮮制備Ni-4nm/γ-Mo2N催化劑的EDS元素映射。
圖三、原位QXANES表征和AP-XPS光譜表征
(a)從室溫到590℃時4%Ni-4nm/γ-Mo2N催化劑的QXANES光譜。
(b)4%Ni-4nm/γ-Mo2N催化劑的Ni 2p、N 1s?+?Mo 3p和Mo 3d AP-XPS圖像。
圖四、催化劑原位XAFS表征
(a)Ni K-edge XANES表征的Ni-4nm/γ-Mo2N和Ni-4nm/CeO2中的Ni特征變化,右側是詳細的XANES圖譜對比。
(b-i)不同催化劑的Ni K-edge EXAFS圖譜及擬合曲線。
圖五、環境SE/STEM表征
不同預處理溫度下H2/N2比為3:1時Ni粒子在γ-Mo2N載體上的演化,其中a-d為大范圍SE/STEM圖像,e-g為對應選區中的高分辨圖像。
圖六、高分辨率環境SE和BF圖像的對比
(a-d)對應的高分辨率E(a, c)和BF(b, d)圖像在400℃(a, b)和520℃(c, d)時的FFT圖像。
(e)在AIMD計算中,30 ps內Ni4N(Ni20N5簇)在γ-Mo2N(111)上的結構演變。
(f)Ni19/γ-Mo2N(111)和Ni4N/γ-Mo2N(111)重新滴定過程的自由能變化的相互作用。
圖七、反應條件對Ni-4nm/γ-Mo2N催化劑的CO2氫化的影響
(a)在Ni-4nm/γ-Mo2N,Ni-4nm/CeO2和γ-Mo2N催化劑下,溫度對CO2氫化的影響。
(b)CO2:H2:N2比為1:3:1時質量空速變化對CO2氫化的的影響。
(c)在400℃時,CO2/H2比變化對CO2氫化的的影響。
(d)Ni-4nm/γ-Mo2N催化劑在CO2氫化中的穩定性評價。
(e)二氧化碳在Ni-4nm/γ-Mo2N催化劑上的氫化示意圖。
【結論展望】
綜上所述,作者通過理論計算和從頭算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證明,在γ-Mo2N和Ni之間的強相互作用的驅動下,經過高溫活化過程后,預合成的4nm Ni粒子能夠反向燒結成欠配位的Ni物種。還原鎳粒子和裸γ-Mo2N的存在對形成高度分散的鎳物種很重要。原位結構表征證實,Ni的分散發生在本體相Ni的還原和γ-Mo2N表面鈍化O層的去除之后。Ni-4nm/γ-Mo2N催化劑的反向燒結效應對CO2的化學選擇性加氫反應具有積極的影響。與Ni-4nm/CeO2對照催化劑(CO Sel.%~29%)相比,活化的Ni-4nm/γ-Mo2N催化劑在更高的CO2轉化率下表現出96%以上的CO選擇性。與傳統鎳基催化劑相比,這種催化性能的反向轉變可以解釋鎳納米粒子在γ-Mo2N上的分散和潤濕現象,這是反向燒結效應在高溫有利反應中潛在應用的一個極好例子。
文獻鏈接:Reversing sintering effect of Ni particles on γ-Mo2N via strong metal support interaction (Nat. Commun. 2021, 12, 6978)
本文由大兵哥供稿。
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并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cailiaokefu
文章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