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飛機復材零部件生產 是一個怎樣的體驗?
材料牛一葉扁舟邀請到一位曾擔任過復合材料工藝員來講述他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以下是詳細內容:
這次接到材料牛一葉扁舟的邀請,寫一篇文章來敘述我的日常工作的一天:回顧了一下我這五年的工作經歷,隨著工作的深入,先后從事了波音轉包項目、復材科研課題、國內民機項目,到現在從事的是商務工作。我覺得我從事國內民機項目時的工作是我在工程技術階段工作趨于成熟的階段,比較有代表性,所以決定寫我在國內民機項目時的一天。
07:00起床,簡單洗漱后在公司食堂吃早餐。
08:00之前打卡上班,打卡比較嚴格,如果遲到會扣工資。我一般07:45左右到辦公室,用七八分鐘拖地擦桌子,八點之前進入工作狀態。
08:00先到工段轉一圈,問問工人我負責的復材零件在制造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和工人師傅討論一些實際問題。如果有工人師傅反映了問題,一般是記錄下來,告訴他什么時候來落實。
10:30之前編制工藝指令。因為這段時間工段的問題相對較少,可以集中精力在電腦前處理些工作。我們說的工藝指令一般指AO(裝配指令)或者FO(制造指令),工人據此進行零件生產、裝配以及交付、運輸。
隨著現在公司與國際先進航空制造企業的對接越來越多,向波音、空客學習,要求我們的AO/FO編制越來越細致,要達到工人根據我們編制的指令進行操作就能制造出合格零件的水平,所以工藝指令的編制是件很重要的工作。我們在編制每個工序時,都要有相應的正式工藝規范作為依據,不是自己想怎么編就怎么編。所以工藝指令的可操作性基本能反映出一個工藝員的水平高低。
再就是公司以及集團公司、全行業的各種檢查都是將工藝指令作為主要檢查內容,所以工藝員要慎之又慎地來編制指令。
復材的工藝指令在編制時要注意固化參數的設置,零件余量線留多少。如果固化參數錯誤,零件只有報廢。編制完成之后,提交到副主任、主任、科長或其他領導的名下進行校對、質審、批準。如果領導忙,我們大部分時間是自己登陸領導賬號就給過了,領導也默認;那么多工藝指令,很難一份一份的仔細看。也許國企應該在這方面的流程設置上優化一下。
10:30之后工段里的事情就多了起來。主要是工人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因為航空行業的復材零件生產基本用的是手工鋪貼后采用熱壓罐固化成型,零件絕大多數是手工鋪貼的,在生產過程中會出現比較多的問題,比如零件邊緣的密封尺寸的控制、輔助材料牌號的確定、預浸料的暴漏時間的計算等等。
現在的零件檢驗技術在不斷地提高,波音的技術人員對我們公司的檢驗人員不定期地進行培訓,質量控制越來越嚴,但是復材零件靠手工鋪貼的因素很大,精度的提高趕不上檢驗標準的提高,所以會產生一些問題。
每當問題出現時,工人會直接給工藝員打電話,叫工藝員去現場進行處理。我們一般先是在現場了解清楚情況,和工人、檢驗員進行初步溝通,再回辦公室查相關的工藝文件找出相關的條款來解決問題。如果工藝文件規定的不詳細,或者未進行相關規定,我們就得聯系編制工藝文件的部門協調解決。問題小的話發個詢問單,由文件編制單位解答如何處理;問題大的話,有可能需要編制文件的單位對文件進行完善,這又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協調工作。
對工藝員來說,比較棘手的是幾件問題同時發生。因為現場每發生一個問題,工人都會停下來等工藝員給出合理的工藝指令(發更改單進行處理),工藝員處理事情必須快速,如果不能快速解決,零件的交付會延遲,總裝廠會催促復材廠的領導,壓力最終還是會轉移到工藝員的身上。總之,處理現場問題花去了工藝員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12:00~14:00兩個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
14:00~18:00下午有時會去總裝廠或者部裝廠處理復材零件在飛機裝配過程中的問題。我們負責的復材零件一般都是在部裝或總裝進行裝機。這是各個單位協同配合的過程,我們會和設計、鈑金、機加、噴漆等許多部門和車間進行協調。反正裝配不協調的問題很多,公司領導又特別關注總裝車間的進度,動不動總裝車間的一個電話,我們就得立即到現場處理問題,一待就是個把小時。碰上不好溝通的其他部門的人員,經常堅持認為是復材零件尺寸不標準而引起的裝配不協調,吵架是在所難免,也比較常見,不過都不往心里去,吵的多了彼此關系還挺好。
經常帶著工人去試飛站修理復材零件,下午居多。這種情況一般都比較急,因為總裝、試飛階段的故障影響飛機的交付,公司領導更關注,考核力度很大。設計員剛發了技術單,我就得趕緊編制工藝指令;因為按照程序,只有工藝員編好指令,工人才能開工,不然就是黑干。有時候設計員的技術單還沒走完流程,我們就已經被相關領導催的受不了,趕緊向設計員要個電子版的技術單開始編制指令,一邊讓工人趕緊準備工具。
應該說在總裝和試飛階段,那些公司的檢驗方面的專家對復材零件提出的問題是最多的。個人感覺是因為“磚家”看不懂復雜的航空發動機、航空電子設備安裝,而我們的復材零件裝在客艙的居多,客艙基本都是復材零件,不多提問題顯示不出專家的身份,但提的問題又架架機不變,比如“這個零件邊好像不直”、“這個零件表面有污點”、“遮光簾推起來有嘎啦聲”、“行李箱門全打開后不在一條直線”,搞得我們經常往試飛站跑。
7:00~9:30 晚上加班是常態,一般是兩個半小時,工人晚上一般也都在加班,不過晚上的時間相對輕松。晚上的工作大多數是貫徹設計技術單、編制指令、研究圖紙、寫寫技術總結等等。能有一半的加班是硬性要求,另一半的加班是因為工作做不完而必須的。
相對來說,雖然我覺得不加班最好,但在所有的工作時間中,我還是比較喜歡晚上的工作時間。晚上一般沒有與別的單位的協調事宜,也沒有開會的任務,能靜下心來好好研究圖紙,看看工藝文件和技術資料,對白天緊張的工作進行查漏補缺,結合白天遇到的諸多問題,想想解決辦法。我的很多技術上的靈感和創意來自晚上這段時間。我會將大摞的圖紙攤開在地上,思考和琢磨;同辦公室的工藝員基本都是年輕人,有人會用手機放著音樂,也有一邊工作一邊打趣聊天的,覺得這個時候是一天比較輕松的時候。如果遇到難解的問題,就去工段找有經驗的工人師傅商量。晚上工人沒有白天忙,也樂意解答我們的問題。有時還會站在工人旁邊看他們干活,增長經驗,也和工人師傅聊聊天,大家拉近一下距離,挺好的事情。
9:30一天的工作結束。和同事們騎著自行車出廠區,慢悠悠地騎著,一天屬于自己的時間開始了。
以上是我當工藝員時的平常工作和生活,總共渡過了三年四個月的時間。總的來說,國企工作中的人為因素很多,需要自己去適應和把握。
就寫到這里,祝各位讀到此文章的材料人找到心儀的工作。
編后語:材料牛“工程師的一天”欄目正在進行,歡迎關注、歡迎投稿。
文章評論(0)